战舰作为海战核心单位,其使用需围绕火力配置、战术编队及战场环境展开。战列舰凭借大口径主炮和厚重装甲,能对敌方舰船造成毁灭性打击,尤其是北卡罗来纳级、衣阿华级等高级战列舰,其穿甲弹对舰船核心区的穿透力极强。但小口径火炮对重型炮台效果有限,应优先使用战列舰主炮清除关键防御设施。
战舰的战术价值与海域环境密切相关。狭窄海域会限制舰船机动性,提升火箭炮命中率;潮汐变化可能暴露潜艇位置,需提前调整战术。夜间作战能降低敌方侦察效率,适合发动突袭。掌握这些变量可最大化输出窗口,避免无效消耗。合理搭配侦察单位提供视野,配合火箭炮和榴弹炮后排输出,形成多层次打击体系。攻城时先用炮兵清理防御塔,再派攻城车定点拆除。
优先升级军事类科技,如坦克火力和炮兵射程,再考虑资源生产和建筑效率。特定策略卡如救死扶伤能持续恢复伤兵,比一次性治疗的战场救护更高效。战舰模块改造需平衡射程与机动性,部分高阶装备可能附带负面效果,需根据战术需求取舍。舰长技能如射程增幅与命中率提升的协同效应能显著增强实战表现。
人力分配需为后续造船预留空间,避免中期资源枯竭。占领港口后可优先建造驱逐舰搜索军费运输车,并抢占未开发的货物运输船。主城升级至10级左右时,需集中资源完成支线任务获取军备补给。资源投入应注重长期效益,避免过度消耗导致战力断层。多占城、控港口是积累优势的基础,但需警惕敌方夜间偷袭。联盟合作能通过共同战争和活动获取大量积分,加速高级战术掌握。战后需系统评估作战过程,优化兵种搭配与策略组合,逐步形成完整的海战体系。